□ 曲喆
眩暈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癥狀,很多患者只在床上翻身或從床上坐起來時,感覺周圍的物體快速旋轉,并伴有惡心、嘔吐、出汗等癥狀,一分鐘后,基本能恢復平靜。這種情況,大多是由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BPPV)引起的,它還有一個更通俗易懂的名字——耳石癥。
何謂耳石癥?簡單講,耳石癥就是內耳中一些微小的“石頭”脫落并“滾”錯了地方,從而引發的眩暈。首先,了解一下“耳石”是什么。在人的內耳里有前庭感受器負責維持身體的平衡,前庭感受器包括半規管、橢圓囊、球囊,橢圓囊和球囊的表面附著一層由碳酸鈣結晶構成的微小顆粒,這就是“耳石”。它本質上是正常的生理結構,就像微小“重力感應器”,幫助我們感知身體的靜態平衡。正常情況下,耳石緊緊地黏附在橢圓囊和球囊表面,如果它們掉進了隔壁的半規管里,半規管里充滿了淋巴液,當您的頭位發生變化時,這些“小石頭”就會在淋巴液里滾動,向大腦發送“天旋地轉”的錯誤信號,大腦被這個信號搞糊涂了,于是引發了強烈的眩暈。
耳石癥通常在頭部改變位置時誘發,持續時間短暫,通常一分鐘左右緩解,不會危及生命,通常伴隨惡心、嘔吐、出汗等癥狀,但一般不會有耳鳴、耳聾、肢體無力等癥狀。
在診斷和治療過程中,醫生會通過“位置試驗”來誘發患者的特征性眼震和眩暈,判斷耳石脫落的具體側別和位置。
耳石癥的治療核心是“耳石手法復位”,根據耳石位置,采用不同的復位手法。醫生會根據耳石脫落的半規管位置,通過頭位和體位的變化,利用重力的作用,引導那些“迷路”的耳石慢慢地“滾”回它們原來的家(橢圓囊),在那里被重新吸收。整個過程只需要幾分鐘,效果卻立竿見影。大多數患者只需要一次復位,眩暈癥狀就消失了,少數患者可能需要重復復位。
復位后要盡量避免劇烈運動或進行低頭動作,睡眠時盡量采取高枕臥位,以防耳石再次落入半規管內。
耳石癥易發人群一般為中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耳石膜退化,脫落風險增大。其次,有睡眠障礙的人群,睡眠質量不好也會影響到耳石的穩定。患有突發性耳聾、骨質疏松等疾病,也可能誘發耳石脫落。因此,日常生活中,運動時注意保護頭部,減少頭部外傷風險;規律作息,避免長時間熬夜、過度勞累;中老年人群可適當補鈣和維生素D,預防骨質疏松,降低耳石脫落風險。
耳石癥發作時,一定要注意安全,如果突然眩暈,要立即坐下或躺下,避免摔倒;翻身、起床、躺下時要放慢動作。
(作者單位:聊城市第二人民醫院)
2025-09-08 17:19:21
2025-09-08 17:19:07
2025-09-08 16:56:3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