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敬宇在讀書
文/圖 本報記者 宋春芳
這個暑假,聊城頤中外國語學校小學部三年級學生馬敬宇最大的收獲是閱讀了約100本書。
馬敬宇今年8歲,6個月大時就每天趴在媽媽腿上“看”繪本。幼兒園時期,他每天至少能讀5本繪本,多的時候,能讀10本以上。進入小學后,他每天能讀完半本至一本各類書籍。至今,他的閱讀總量已超千冊。
馬敬宇能夠實現這樣的閱讀積累,與其母親的引導和陪伴密切相關。他的媽媽王娜是聊城一所中學的語文教師,盡管工作繁忙,但從兒子一歲半起,她每天堅持陪伴孩子進行睡前閱讀,這一習慣持續了四年半。此外,為了培養他的閱讀愛好,馬敬宇的父母會定期給他買書,從未間斷過。
受益于親子閱讀,從幼兒時起,馬敬宇就和書本保持著一種親近感,對閱讀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在一年級下學期時就能獨立閱讀了,而且讀書時非常專注。“除了基本的生理需求,閱讀幾乎高于一切。”王娜這樣認為。她將書籍散布在家中每個角落——客廳沙發、臥室床頭、甚至衛生間置物架,讓孩子隨時隨地都能與書為伴。
對于王娜一家三口來說,閱讀已經是一種日常習慣,無論是周末的閑暇時光,還是日常的碎片時間,他們都會沉浸在書的世界里。每天晚上,他們家都會關掉電視和手機,開啟“家庭讀書時光”:媽媽讀散文,爸爸讀歷史故事,馬敬宇則讀自己喜歡的書。他偶爾還會湊到爸爸媽媽身邊,聽他們講書中的內容。他甚至每天主動提醒媽媽:“該讀書啦。”王娜說:“讓孩子愛上閱讀并不難,但孩子最初那份‘愛上讀書’的熱情,需要家長在啟蒙階段細心培養。閱讀會在孩子心里種下一顆名為‘熱愛’的種子,這顆種子會伴隨他們成長,成為他們認識世界、治愈自己、探索未來的力量。”
廣泛的閱讀也為馬敬宇帶來了學業上的優勢,他的語文、數學和英語經常考滿分。在他上幼兒園大班時,王娜就開始引導其閱讀注音書籍,這為他之后的拼音學習打下了堅實基礎。她還通過數學繪本幫助孩子在故事中復習和預習數學知識。
去年,王娜作為優秀家長代表發言時,分享了自己的教育方法,讓許多家長受益匪淺。她用實際行動證明,閱讀不僅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種傳承,是父母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
2025-09-11 09:58:22
2025-09-11 09:57:59
2025-09-11 09:57:26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