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張穎 通訊員 陳莉) 8月19日,清晨的陽光灑遍大街小巷,初秋的風里帶有一絲清涼,高唐各社區的暑期公益托管班里,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匯鑫街道榮盛社區活動室內,清脆的竹板聲與誦讀聲交織;人和街道泉林社區教室中,孩子們屏息凝神寫下一個個毛筆字;魚邱湖街道光明社區的圖書室里,小朋友圍坐在“領讀員”身旁,沉浸在思想碰撞中……這一幅幅由“志愿紅”打造的生動畫面,正是高唐縣2025年教育類民生項目之一——社區公益托管服務的最佳注腳。
“此次暑假公益托管班服務期為1個月,面向7—12歲學生,科學分班,包括‘全日托’與‘半日托’,并提供‘延時送娃’服務,由志愿者專人看護、安全送達。”高唐縣委社會工作部部長、“兩新”工委書記楊麗麗介紹,聚焦暑期“雙職工家庭孩子無處去、無人看”的現實痛點,以及困境兒童群體對關愛幫扶的深切渴望,高唐縣委社會工作部創新思路,主動作為,構建起“紅鄰伙伴+志愿服務”融合驅動模式。
高唐通過“紅鄰伙伴”精準對接家庭需求,深度整合公益組織、愛心企業、政府部門資源,積極引入優質培訓機構及返鄉大學生、準大學生等志愿者力量,成功打造“社區統籌搭臺、專業機構賦能、志愿力量挑大梁”的全鏈條、有溫度的假期托管服務體系,有效填補了假期教育空白。這一家校社協同育人的創新實踐,確保了托管服務不僅“托得住”,更能“托得好”。
“暑期托管班的課程除作業輔導、興趣培養外,還安排了安全自護、心理輔導、非遺傳承等特色活動。”高三畢業生志愿者劉佳宜在光明社區參與暑期托管志愿服務期間,負責配合社區完成兒童托管活動的策劃、指導和現場組織工作,協助做好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在這次服務過程中,我也收獲了很多。”
“暑期托管服務中,由高三畢業生和在讀大學生組成的青年志愿者隊伍發揮了關鍵作用。”高唐縣委社會工作部四級主任科員張書文介紹,青年志愿者們積極響應號召,踴躍投身社區暑假公益托管班教學、看護等崗位,有效補充了社區力量,為托管課堂注入青春活力。預計整個暑假將為1000余名少年兒童搭建起全面發展的成長平臺。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楊麗麗表示,高唐縣委社會工作部將以此次暑期托管行動為起點,持續擦亮“紅鄰伙伴”服務品牌,進一步優化機制、拓展資源、提升品質,深化與大學生志愿服務項目的對接融合,推動公益托管服務走深走實、惠及更多家庭,努力將群眾的“煩心事”辦成“暖心事”“幸福事”,合力托舉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的美好明天。
2025-08-25 11:44:47
2025-08-22 17:00:22
2025-08-22 15:21:47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