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呂曉磊 本報通訊員 朱紅光
7月28日一大早,臨清市新華路街道網格長宋海霞就敲響了葡香苑小區楊德蘭家的門。“王阿姨,您家空調外機支架松了,我記下來讓物業明天修。”“小宋經常上門來看我,就跟親閨女一樣。上次樓道燈不亮,當天就修好了。”老人臉上滿是笑容。“楊德蘭老人的孩子都在外地,她是我們重點關注的對象,需要經常上門看望。”宋海霞說。
小網格服務大民生。近年來,新華路街道堅持以黨建引領網格化基層治理為抓手,從大處著想、微處入手,一支筆、一個記事本、一塊工作牌,563名網格員走進百家門、化解百家事,搭建起“全覆蓋、無縫隙”的網格化治理工作體系。
7月29日,新華路街道會議室里,《網格工作手冊》上的字跡密密麻麻。“3處飛線充電已聯系整改,幸福小區漏水糾紛3天調解完畢……”分管干部周麗娜的通報聲里,是滿滿的煙火氣。散會不到兩小時,胸前掛著藍色工作證,手里握著民情本和印著二維碼聯系卡的紅星社區網格長陳宏巖已經穿梭在街巷,“掃這個碼能看服務清單,有事兒隨時找我”。
“過去群眾辦事跑斷腿,現在網格員上門問需求。”新華路街道辦主任姚強說,轄區內128個微網格如同城市的“毛細血管”,563名網格長日均走訪20戶,每月收集訴求超3000條,辦結率超98%。
翻開網格長陳曦的民情記錄本,“7月15日,陽光小區劉大爺想預約免費體檢”“7月16日,菜市場商戶反映垃圾桶清運不及時”……這樣的“小事”在網格中比比皆是。“我們就像社區的‘神經末梢’,群眾的痛點在哪兒,觸角就伸到哪兒。”周麗娜指著記錄本上的標注,“打鉤的已解決,畫三角的需協調,沒有一個問題能‘躺平’。”
從細微處著手,用微服務解決微訴求,靠微治理凝聚大合力。如今,“有事找網格長”已成為臨清市民共識。“群眾屋檐下的‘小事’,就是我們網格里的‘大事’。”新華路街道黨工委書記朱亮說,下一步,新華路街道將繼續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織密織牢基層網格,真正把基層治理的“最后一米”打造成服務群眾的“最美一米”。
2025-09-09 15:15:41
2025-09-09 11:30:52
2025-09-09 11:29:44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