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本報記者 張晨
9月2日下午兩點,臨清市城區龍山路上的王巖拉面館里,午餐高峰剛剛過去。老板王巖像往常一樣,習慣性地望向門口——他知道,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往往選擇這個稍顯冷清的時段出現。
在王巖拉面的店門口,貼著一張醒目的告示:“如果您在臨清沒有收入,遇到困難了,身上沒有錢,您可以來本店告訴本店人員,來一份‘單人套餐’,吃完直接走就可以,不必客氣。在以后您有能力的日子里,記得幫助一下您身邊需要幫助的人,謝謝!”這不是噱頭,而是這家面館堅持了三年多的“規矩”。
因為“淋過雨”想為人“撐傘”
王巖今年剛滿34歲,但與拉面打交道已有19個年頭。
“15歲那年,我沒再繼續上學,心里揣著對未來的一點懵懂憧憬,先進了工廠當流水線工人。每天干的都是單調重復的活兒,掙得也少,真真切切體會到了生活的艱辛。”王巖說,那時的他不甘心就此平庸,和母親商量后決定創業,考慮到資金有限,所以投資小、上手快的拉面館成了他的首選。
從農村來到臨清城里,王巖的創業路充滿荊棘。“陌生的環境、有限的人脈、經驗的匱乏,每一步我都走得非常艱難。好在,鄰居阿姨會端著剛做好的熱菜送上門、路過的食客會主動分享經營小竅門……”王巖感慨道,那些來自臨清街坊的善意,像一束束微光,慢慢照亮了他的前行路。也正是這些實實在在的溫暖,給了他堅持下來的勇氣和力量,讓拉面館的經營一步步有了起色。
“當年我走投無路時,是好心人拉了我一把,現在我有能力了,也想幫那些遇到難處的人。” 王巖說,開面館這些年,他常遇到處境窘迫的人:有穿著破舊、在店門口徘徊許久不敢進來的流浪漢;有剛畢業找不到工作、只敢點清湯面的年輕人。每當看到他們,王巖就想起當年無助的自己,回饋社會的念頭愈發強烈。也正因這份同理心,他最終想出“單人套餐”的暗號,用不傷害尊嚴的方式,將溫暖傳遞下去。
在質疑聲中前行
“貼這個告示真的可行嗎?不怕賠本嗎?就沒人來冒領占便宜?……”王巖最初在店門口張貼提供“免費吃飯”的告示時,這樣的質疑聲便不絕于耳。“朋友、鄰居紛紛提出了擔憂,就連常年光顧的老顧客也說‘好人不好當’。”王巖介紹說。
但王巖始終認為,現在人的素質提升了,還是好人多。事實也證明如此,如今已有300余人進店點過“單人套餐”,都是找工作暫時碰壁,或確實有困難的,也沒有出現浪費情況,這更加讓他覺得此舉是有意義的。
“我始終相信,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王巖說,從小他父母就教育他要與人為善,多行善事,開店后,也常常告訴他要“和氣生財”。王巖把父母的話牢記在心,一直以樂觀的心態、和善的態度待人接物。也正因如此,他的店積累了大量老顧客,生意一直不錯,周邊居民與他相處得如同家人一般。65歲的滕大爺便是其中之一,他從退休前就常來店里吃飯,一晃已有十幾年,“隔三天五天就得來一次,味道好又實惠,老板服務也好,王巖看到我就喊叔叔,比親人還親。”滕大爺提起王巖拉面,簡單的話語里滿是認可。
持見義勇為相關證件進店享受半價優惠;70—79周歲的老年人,每餐補貼1元(每日只限一餐);8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每餐補貼2元(每日只限一餐)……除了為困難群體送上免費“愛心面”,王巖還將關愛投向了見義勇為模范、老年人等值得尊敬的群體,用實際行動致敬挺身而出的英雄,也讓老年群體在面館感受到實惠與尊重。
一碗面暖了一座城
今年3月,冠縣市民的朋友圈被一則短視頻刷屏——冠縣家味道自助水餃店老板楊寧,告知市民,自己的店內已張貼“免費吃飯”告示,專為遇到困難的人提供幫助。
“其實這段時間認識了一位好哥哥,是他的善意感染了我,我覺得我也可以這樣做。生活不容易,我想盡自己的綿薄之力,幫襯那些有困難的人。” 視頻里,楊寧提及的“好哥哥”,正是王巖。
“看到視頻里他專門@我,說受我的影響才做這件事,當時特別激動。”王巖說,自己從未想過,當初一個小小的善舉,能讓同行主動接力,這讓他真切感受到,愛心正以看得見的方式不斷傳遞。
王巖的這種正能量,還感染到了進店用餐的普通顧客。“經常有消費者坐下來就問,你們這兒怎么沒設樂捐箱?”王巖說,有些顧客在點單時會主動提出,多支付一份餐錢,委托店家將這份心意轉化為愛心餐,傳遞給有需要的人。
這些細節,讓王巖心懷暖意。“看到越來越多人主動參與,我就覺得這份愛心不再是我們一家店的事兒,而是成了大家共同的心愿。”
善意的種子,也在王巖的員工心中悄悄生根發芽。“我們老板一直特別善良正直,他幫困難顧客的樣子,我們都看在眼里,也跟著受影響。”員工趙樹月告訴記者,如今看到有需要幫助的人進店,她和同事都會主動上前詢問需求,幫忙協調餐食,“以前覺得做善事離自己很遠,現在才知道,多一句關心、多搭一把手,就是在傳遞善意。”
一碗“暗號面”,暖的是胃,守的是心。如今,這碗面已化作臨清煙火里溫暖的光,它串起人與人之間的善意,讓溫暖持續流淌,悄然織就了這座城市最動人的底色。
2025-09-09 15:15:41
2025-09-09 11:30:52
2025-09-09 11:29:44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