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9月9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社會工作局指導,山東省委網信辦、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主辦,威海市委網信辦、威海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齊魯網·閃電新聞承辦的“高質量發展中國行——冠軍制造工賦山東”網評引導活動啟動儀式在威海舉行。來自中央重點網絡新聞媒體、省主要網絡新聞的媒體記者以及網絡文明伙伴、正能量網絡名人、網評員代表等,將走進威海、濰坊、濱州、濟南,深入挖掘山東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和豐碩成果。
青島新聞網9月10日訊(記者 吳陽)在威海廣泰空港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產車間里,電動無拖把飛機牽引車正在進行最后的調試。這款曾多次保障國產大飛機C919在全國的運行,一經上市就售出30多臺的“明星產品”,正是山東制造業向產業鏈高端攀升的生動注腳。
從空港地面設備全系列產品電動化到“空地一體化”整體應急救援解決方案,威海廣泰已成為全球空港地面設備領域的名副其實的“領跑者”、國內先進的應急救援裝備制造商。其背后,正是山東縱深推進“工業經濟頭號工程”、攻堅高端裝備制造的戰略定力與創新實踐。
創新驅動:從“跟跑”到“全球領跑”
“以客戶價值為導向”的創新理念,深植于威海廣泰的發展脈絡之中。作為行業唯一擁有國家空港地面設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企業,威海廣泰已獲專利1000余項,參與起草或修訂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12項。技術壁壘的突破,源于對研發的極致投入,始終以自主知識產權為堅實底氣。
如今,企業能為一架飛機、一座機場配齊所有地面裝備,29種裝備填補國內空白、12種裝備世界首創,實現從“單點突破”到“系統賦能”的跨越,產品遠銷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推動中國從空港地面裝備全面輸入國轉變為全系列產品的輸出國。
智造升級:從“制造”向“智造”躍遷
創新不僅體現在產品端,更深植于制造環節。威海廣泰的智能化生產體系,實現了生產過程的數字化、智能化監控與管理,為產品的精準制造與高效生產提供了保障。通過搭建智能化噴粉線、眾多大型數字化加工中心和機器人焊接等硬件平臺,以及以平臺車為代表的全球首條空港地面裝備柔性智能制造生產線投產,依托規模化、集約化生產模式,生產效率與產品一致性均顯著提升。
同時,羊亭生產基地將新建十條智能制造生產線,應急救援保障裝備智能制造基地將于2025年年底投產,為大幅提產打下堅實基礎。構建更高端裝備的智能化制造平臺,致力為客戶更快交付廣泰“好產品”。
從空港地面裝備到“空地一體化”應急救援裝備體系
面對國家應急救援領域的需求,始終秉持著航空業極致追求高安全性的威海廣泰,依托深厚的技術研發及高端裝備智造平臺,成功打造了涵蓋消防報警、消防救援、除冰雪、應急救援無人機、移動醫療等于一體的應急救援裝備產業板塊。
其中,威海廣泰自主研發的大載重、長航時混動無人旋翼機和縱列雙旋翼直升機,配套地面保障裝備及機載任務設備,提供數字化、智能化的“空地一體”解決方案。最新上市的“瑤光”消防旋翼無人機以最大 90公斤載重驚艷業界,可背負干粉罐直擊石化火場核心,也能牽引消防水帶進行泡沫覆蓋滅火,疊加全向避障、狀態感知等“黑科技”,有效破解高危環境救援難題。
不僅為企業自身開辟了新的增長空間,也為山東工業在新興領域的發展注入了新活力,助力山東構建更加完善、高端的現代化工業體系。
威海廣泰的成長軌跡,與山東“工業經濟頭號工程”高度同頻。山東正聚焦高端裝備、新材料等領域,推動制造業向價值鏈高端攀升。作為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威海廣泰通過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不僅夯實了空港裝備的全球優勢,還開辟了應急救援新賽道。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技術創新為引擎、以智造升級為支撐,是中國制造邁向高端的關鍵路徑。在山東工業頭號工程的推動下,更多“威海廣泰”正脫穎而出,不斷重塑山東制造的國際競爭力。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