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9月9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社會工作局指導,山東省委網信辦、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主辦,威海市委網信辦、威海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齊魯網·閃電新聞承辦的“高質量發展中國行——冠軍制造工賦山東”網評引導活動啟動儀式在威海舉行。來自中央重點網絡新聞媒體、省主要網絡新聞的媒體記者以及網絡文明伙伴、正能量網絡名人、網評員代表等,將走進威海、濰坊、濱州、濟南,深入挖掘山東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和豐碩成果。
青島新聞網9月10日訊(記者 吳陽)目前,山東省正在大力推進工業經濟“頭號工程”,作為國家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國家智能制造優秀場景獲得者,威海天力電源科技有限公司通過深度融合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構建了一套高效、透明、可溯源的智能生產管理系統,實現了生產全流程的可視化與精準管控。這一系統不僅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新思路,更是對山東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戰略的深度踐行。
智能駕駛艙,實現生產全流程可視化管控
天力科技的智能制造“駕駛艙”系統以IATF16949質量管理體系為核心,融合世界500強企業的先進管理經驗。通過物聯網、大數據和工業互聯網技術,實現了對生產計劃、設備狀態、質量追溯、能源消耗等關鍵環節的實時監控與智能調度。
管理人員可通過“駕駛艙”大屏實時追蹤訂單進度、設備效率、產品質量等指標,快速響應異常情況,大幅提升生產協同效率和決策精準度。
從“制造”到“智造”的跨越
天力科技在威海和上海設立異地研發中心,并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開展產學研合作,持續攻關智能制造關鍵技術。公司依托山東省“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等平臺,將智能制造“駕駛艙”與生產實際深度結合,實現了多項創新突破:生產柔性化方面,系統支持多品種、小批量訂單的快速切換,年生產能力達4000萬臺套;質量可追溯方面,通過唯一標識碼對產品全生命周期進行數據綁定,實現精準溯源;能效優化方面,動態監控能耗數據,優化資源配置,降低生產成本。
深耕行業場景,推動生態共建
威海天力電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宮大東表示,未來將繼續深化智能制造“駕駛艙”在汽車電子、能源電子等領域的應用,探索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融合創新,并開放合作生態,助力更多制造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
智能制造不僅是技術升級,更是管理模式和產業生態的重構。山東企業正通過智能工廠建設驅動產業向新而行。天力科技的智能制造“駕駛艙”為離散型制造業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其系統將數據流與業務流深度融合,實現研發周期縮短30%,生產效率提升35%,產品質量合格率達到99.95%以上。在齊魯大地上,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浪潮正奔涌向前。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