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新聞記者 孫杰 辛振東 德州報道
當你拿著最新款的時尚玩偶,或是穿上一件色彩鮮艷的奢侈品服飾時,可能不會想到,這些產品鮮艷色彩的背后,或許與山東德州一個小鄉鎮密切相關。海報新聞記者了解到,位于德州市慶云縣的徐園子鄉,近年來已悄然成為全國最大的色母粒生產基地之一。數據顯示,全國每10噸色母粒中,就有1噸產自這里。
走進位于徐園子鄉新材料產業園的山東諾森塑膠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機器轟鳴聲中,工人們正在忙碌地生產各種顏色的色母粒。這些直徑僅約2-3毫米的顆粒,看似普通,卻是塑料、化纖等行業不可或缺的著色材料。
“別小看這些小小的色母粒,它們決定著終端產品的顏色質量和穩定性。”該公司副總經理趙俊超拿起一捧色彩鮮艷的母粒介紹道,“目前國內市場上流行的毛絨玩具、奢侈品服飾等使用的就是這種色母粒。”
色母粒是塑料、化纖等行業的重要著色材料,由顏料、樹脂和助劑三部分組成,決定著終端產品的顏色。海報新聞記者了解到,徐園子鄉的色母粒產業起步于20世紀90年代,當時只有幾家小作坊,而經過30多年發展,如今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10%左右。
在徐園子鄉,不僅有色母粒生產企業,還有上下游配套企業。位于園區內的山東慶云縣君創鎖業有限公司是一家下游企業,與諾森塑膠僅數百米之隔,主要生產塑料封條、一次性扎帶、鋼絲封、動物耳標、還有儀表鉛封等。該公司負責人趙云告訴海報新聞記者:“我們與園區內的色母粒生產企業合作,直接使用他們生產的高品質色母粒,不僅降低了采購成本,還能根據客戶需求定制特殊顏色,大大提升了產品競爭力。”
這種上下游協同發展的模式,讓徐園子鄉的色母粒產業形成了良性循環。徐園子鄉鄉村振興服務中心主任程偉星介紹,目前,新型材料產業園已吸納了30余家企業入駐,形成了相對完善的產業鏈條。上游企業生產聚乙烯蠟、氧化鈣粉等原材料,中游企業生產各類功能性母粒,下游企業生產GPS塑料鎖具、SPC生態石塑地板、食品級塑料包裝袋、電線電纜等,實現了上中下游銜接、大中小企業協同,合作發展釋放聚合效應,增強企業競爭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截止到目前,徐園子新型材料產業園已培育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家,山東省瞪羚企業1家,山東省創新型中小企業15家,山東省科技型中小企業9家,山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6家。2024年,徐園子鄉新材料產業園被評為德州市特色產業集群,徐園子鄉被確定為全市區域合作重點鎮為推動徐園子鄉新材料特色產業集群發展。
從一個傳統的農業鄉鎮,到全國重要的色母粒生產基地,徐園子鄉的成功轉型,為我國鄉鎮產業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這個小鄉鎮的故事證明,只要找準定位,堅持不懈,小鄉鎮也能做出大產業,小顆粒也能撬動大市場。
對于未來發展,徐園子鄉也有著明確規劃。“我們將進一步擴大產業規模,提升產品檔次,力爭建成全國重要的新材料產業基地。”程偉星說,下一步,徐園子鄉將會把新材料產業發展納入“十五五”發展規劃,特別是結合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為產業發展提供規劃引導、財政金融支持、創新激勵、人才培育等多種措施促進和培育產業集群的健康發展。“我們會以更加優化的營商環境,歡迎來自五湖四海的企業家來園子投資興業。”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